j9九游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既是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
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j9九游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联系日益紧密j9九游会,是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点,同样科技创新也会帮助城市实现产业升级、治理升级,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将帮助城市实现良性循环,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助力城市产业循环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城市与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状态,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成长的速度、质量和繁衰。在现代社会,其特点更加明显,产业的发展对城市至关重要。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每个产业都有其产业发展周期,从萌芽到衰退,城市的经济也会随之起主导产业的发展更迭而不停变化,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产业再生和更迭的第一动力,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底特律的繁荣衰退与匹兹堡的繁荣重生就是产业与城市关系最典型的代表:底特律伴随着汽车产业的繁荣而繁荣,衰退而衰退;而匹兹堡则由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周期而衰退,却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重塑产业结构,培育了新的业态,生物科技、旅游业及机器人科技工业等有了很大的发展,重新激活城市经济。因此,科技创新助力城市产业循环,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科技创新助力城市人口集聚提质,为城市传承提供动力。城市最关键的要素是“人口”,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科技创新加速通过教育等公共服务渗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城市不同年龄、职业等多类型人群对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基本需求的理解和选择,加快对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接受程度,拓展城市、城市群乃至区域级别的消费市场,从而塑造与之适配的不同行业的生产体系,为城市经济、文化的更新迭代提供不竭动力。如新加坡重视战略性产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包括电子、金融、数字媒体等领域技术研究成果,鼓励国外人才携智力、项目、企业定居新加坡,同时发展离岸人力市场,配合雇佣外国工人满足国内的用工需求,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大大提升,对于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的产业结构完整度与合理性全球领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对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与城市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创新投入j9九游会、创新产出、创新潜力和创新环境要素,综合分析国内各城市科技创新水平,中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如下特征。
特征一:东部城市科创能力相对均衡,西部城市“头羊”引领作用显著。从国内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来看,凭借其丰沛的创新人才、优越的创新环境,东部的北京、上海成为国内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两大代表城市。与此同时,深圳、广州、杭州、苏州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集聚度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水平也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东部城市的科技创新优势较为明显,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均衡。而纵观西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资源有限,难以支撑科技创新多点共同发展,此时具有区域核心地位的城市对人才、资金等资源的聚合力优势逐渐显现,汇集区域内科创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特征二:政策支持及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码,但科创潜力亟待释放。近年来,我国城市科技创新政策密集出台,政策规划方面已经从顶层设计落地到了推动实施阶段,政策也涵盖了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宣传、创新要素保障、细分领域专项举措落实等维度。同时,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21年全国城市平均R&D经费支出比2021年高出20%以上。但是,受专业平台缺乏、企业承接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匮乏、金融支持不够等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仅在30%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很多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落地,未能及时发挥推动产品更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43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仅122个,远没有完成《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的目标,多元科创载体协同创新体系尚不完善,在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作用亟待进一步释放。
整体评估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现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将呈现城市科技创新“特色化”将更加鲜明、城市科技创新“分布式集约”将更加凸显以及数字化创新将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化最迅速的方向。
趋势一:城市科技创新“特色化”将更加鲜明。产业和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推动,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伴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的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不断驱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除北京、上海等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必然将围绕本地的主导新兴产业的全产业链或细分领域展开,一般省会及以上城市将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展开,而非省会等城市将围绕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或细分环节开展,进而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因此,整体看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第一个趋势就是“特色化”的特点将更加鲜明。
趋势二:城市科技创新“分布式集约”将更加凸显。结合整体分析情况,目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相对集聚化特点比较明显。但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人才、资本、环境以及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的体现,而“集聚化”本身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发挥作用的要求。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我国的“中关村”都证实了这一特点。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科技创新资源会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但由于近年来各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吸附能力也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将呈现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其“分布式集聚”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趋势三:数字化创新将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化最迅速的方向。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城市的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和服务完善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协同。特别是在过去三年抗疫工作中,中国各城市都打造了比较完善的数字化基础,数字化治理在城市治理中表现也尤为突出。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中,与数字化相关的企业超过40%。而城市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本身也是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各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加速,数字化技术与城市生活、生产和服务黏度将增强,而数字化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将更迅速地应用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字化创新将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化最迅速的方向。
结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三点建议。
第一,积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体系,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一是结合各城市科技创新产业特征和研发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可落地性、市场需求等关键指标,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杜绝科研创新“重量轻质”的现象;二是科学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到转化落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的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平台,合理利用第三方机构力量,打通“技术-产品-市场”的转化路径;三是进一步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关注产权保护、收益分配、税收优惠等方面,构建利益均衡、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配体系。
第二,鼓励城市特色化创新,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小型城市围绕本城市、本地区的产业集聚开展创新工作,进而积极融入科技创新城市群,实现区域性的城市科技创新集群,助推区域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建立科技创新城市群协调管理与决策机构,理顺各级政府的协同创新联动机制,合理规划城市群内科技创新布局j9九游会,完善区域内的资源调度制度,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全覆盖j9九游会。搭建创新协同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城市群的创新资源融通质量与科技推广效率,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第三,推动多元科创载体协同体系建立,鼓励中心城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双重发力的结果,截至2021年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9279家,国家、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在5万家左右。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市场中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牵引优势,提升专精特新和大企业在各领域的创新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科研院所集聚的中心及省会城市,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创新作用,加快完善涵盖部委、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科创载体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创载体间协同联动,引导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原始创新科研载体倾斜,助力提升中心城市原始创新能力。